因方言口音和幽默的講課方式,華中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戴建業(yè)幾年前的唐詩課視頻片段在短視頻平臺上火了。戴建業(yè)成了“網紅”教授,他近日在多所高校的講座場場爆滿。有網友評論,這樣的課堂絕對沒人睡覺、玩手機。類似戴建業(yè)這樣深受學生歡迎的一線教師還有不少,復旦大學“思想道德修養(yǎng)與法律基礎課”任課教師陳果、浙江大學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教師翁愷、中國石油大學(華東)理學院教師張丹青等,都是這樣的“網紅”教師。他們的爆紅也從側面說明一個事實:真正的“金課”從來不會缺少聽眾。
雖被網友稱為“段子手教授”,但戴建業(yè)一再強調,學習任何專業(yè)都需要扎實的基本功,自己能以幽默的方式講述盛唐詩歌背后是長期讀書的積累。教師要求學生勤學苦練,自己首先得把心放在課堂上,潛心治學、重視教學,讓課堂具有真金白銀的分量,才能受到學生的認同和喜愛。而放到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背景下,淘汰“水課”,打造受學生歡迎和喜愛的“金課”,無疑是強化本科教育的關鍵一環(huán)。
高教大計、本科為本,本科不牢、地動山搖。人才培養(yǎng)是大學的本質職能,本科教育是大學的根和本。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強調,要把全面振興本科教育作為新時代高等教育改革發(fā)展的核心任務。要牢牢抓住“教”這個核心,引導教師潛心教書育人;緊緊抓好“學”這個根本,教育學生刻苦讀書學習。不久前,教育部印發(fā)通知,要求各高校嚴抓本科教育,淘汰“水課”、打造“金課”;嚴格本科教育教學過程管理,嚴格考試紀律、嚴把畢業(yè)出口關。今天的大學生享受著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優(yōu)越的學習環(huán)境、更豐富的教學資源,沒有理由不潛心向學。學得真學問、練就真本領,既是對自己負責,也是對家庭負責,更是對時代負責。
學分不達標本科轉?、課程作業(yè)全查重、抄襲全判零分、畢業(yè)“清考”取消……近來,各高校為嚴把畢業(yè)出口關陸續(xù)出臺了一系列措施,嚴進嚴出,學分不達標就會被淘汰將成為常態(tài)。但也應該看到,僅有剛性的制度約束還不夠。如今的大學校園里,絕大多數(shù)學生已是95后、00后,他們的知識學習渠道更加豐富,不再盲目迷信權威,且興趣更容易被網絡吸引,傳統(tǒng)的教學方式無疑面臨巨大挑戰(zhàn)。然而,雖然時代在變化,但基本的教學規(guī)律不會被顛覆,真正的“金課”也不會被辜負。想贏得大學生們的尊重和信任,并把他們的心思和目光拉回課堂,點燃其學習興趣,還需要通過改革教學模式、改進課程評價、豐富課程形態(tài)等措施,全面推進課堂教學改革,打造高含金量的課堂。
打造“金課”除了加強師資,還要改革教學評價、人才評價,用好指揮棒。由于不合理的教學評價制度,一些高校存在“水課”逆向淘汰“金課”的不正常現(xiàn)象;一些高校在人才評價中存在唯科研、唯論文的做法,使得重科研輕教學的傾向一度蔓延。強化本科教育,就是要求把不利于強化教學的教學評價和人才評價方式改過來,引導高校教師從內心深處重視教學,以教書育人為樂,讓潛心育人的教師得到應有的尊重和肯定。
-----轉自中國教育報